0532-85920511

央行宣布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1-07-12
降准靴子终于落地!

    人民银行7月9日公告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将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


      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推动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是此次降准的主要目的。


      人民银行表示,此次降准的目的是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一是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二是调整中央银行的融资结构,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3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今年以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小微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等经营困难,中国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发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降低实际贷款利率的目标要求下,需要向银行体系注入更多的低成本长期资金,以引导贷款利率下行。”兴业研究宏观分析师郭于玮表示。


      人民银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同时,搞好跨周期设计,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CPI涨幅回落为货币政策留下空间


      6月CPI同比涨幅回落,物价水平保持平稳,为降准落地创造了条件。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平稳。从同比看,CPI上涨1.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1.7%,影响CPI下降约0.31个百分点,主要是猪肉价格降幅扩大带动。


      与此同时,6月份,国内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效果初步显现,市场供求关系趋于改善,工业品价格涨势有所趋缓,P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有回落。


      去年以来,受到全球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走势较为关注。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期表示,货币政策要关注结构变化对物价的影响。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今年我国CPI走势前低后高,全年的CPI平均涨幅预计在2%以下。


    “考虑到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在潜在产出水平附近,物价走势整体可控,货币政策要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尤其是注重跨周期的供求平衡,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易纲表示。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报告显示,对下季度,物价预期指数为59.5%,比上季上升1.1个百分点。其中,24.9%的居民预期下季物价将“上升”,55.5%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下半年PPI有望保持震荡回落走势,受制于猪肉等食品价格的回落,年内CPI大概率保持温和增长走势,对货币政策影响整体有限。


      货币政策仍然“稳”字当头合理适度


      适时运用降准工具的同时,“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立场未变。事实上,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人民银行在答记者问中称,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2020年应对疫情时人民银行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5月以后力度就逐渐转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


      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资金被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月中下旬税期高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占比,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人民银行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光大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认为,“降准”与“稳”两者并不矛盾,货币政策仍是“稳”字当头的,不应简单地将降准理解为总量上的放松,而是为了对冲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因此其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属性。


    “今年上半年财政后置特征明显,上半年完成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约为28%。”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表示,若经济存在总量上的稳增长压力,则下半年财政政策落地发力,与稳货币配合在逻辑上似乎是更合理的组合。


      张旭表示,下半年政府债券供给压力较大,但相信央行依然会对流动性进行精准调节,熨平短期扰动因素,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利率波动。


     “如何激发实体经济的有效融资需求,用降准撬动经济增长,是货币政策将继续面对的挑战。”郭于玮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不搞大水漫灌”和“适时”,表明政策操作仍然保持合理适度,避免资金面出现过度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