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第二批“空壳”私募清理名单即将出炉。私募全新的时代来了。据小编统计今天基金业协会公示系统还有16569家私募机构,上周五协会统计系统有24742家私募机构在公示系统中,已有8173家私募机构已被注销!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在历时半年的“保壳”运动后,行业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总体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协会官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已经登记的24742家私募中仍有12579家没有备案首只产品,占比为50%左右;其中有676家没有备案产品的新私募是在2月5日后完成登记的,由于未满6个月暂无风险,其余万家私募机构到8月1日均可能面临被注销的风险。
在“保壳”运动的影响下,近半年私募备案产品数量达到井喷状态。协会官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已备案私募基金产品有41602只,其中有13635只均是在今年2月5日以后完成备案的,占比超过三成。这意味着,“保壳”以来,在市场不景气,私募产品不好发的情况下,平均每个月备案的私募产品数量却达到2000多只;尤其7月以来,私募们更是争分夺秒,备案产品加速,单月备案数量达到4994只。
7月有将近5000只的备案产品,可见私募抢着备案产品到了最后的白热化冲刺阶段。
私募圈都感受很明显,从年初券商、律所、私募开展声势浩大的“保壳”运动到现在,“保壳”的硝烟已经逐步消退,但仍有机构赶在最后一刻加班加点。
8月1日前没来得及备案产品的私募,协会有可能本周出台后续审核处理意见,没通过的私募估计还是要注销,如有开展业务需求再重新申请。
今年2月5日,基金业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采取四大举措完善私募备案登记。主要措施包括:第一,取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证明;第二,私募应当及时备案产品、履行信息报送义务及按时提交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第三,新申请私募、首次备案产品或重大事项变更等需提交法律意见书;第四,私募高管人员应当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当时,协会的统计数据是,截至2016年1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5841家,已备案私募基金25461只,认缴规模5.34万亿元。但协会发现,已登记但未开展业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超过1.7万家,占已登记私募总量的69%。这意味着“空壳”私募机构的数量超过三分之二。这些私募机构滥用协会登记备案信息非法自我增信从事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从事P2P、民间借贷、担保等非私募业务,对投资者利益造成重大侵害,也抹黑私募行业形象。
于是,协会提出三个期限,敦促“空壳”私募们赶紧备案首只产品,否则将被注销管理人资格。第一大期限就是今年的5月1日,登记满一年的“空壳”私募要求在5月1日前备案首只产品;第二大期限就是今年的8月1日,登记不到一年的“空壳”私募要求在8月1日前备案首只产品;第三大期限则没有明确时间节点,要求2月5日后新登记的私募要在6个月内完成首只产品的备案。
当然,三场运动后的结果,私募发行产品规模不能无底线,不能为“保壳”而保壳,法律意见书定价需合理,律师需要尽责。在4月中旬,协会曾透露,新增管理人备案、为首发产品补提法律意见书、重大事项变更提交法律意见书三项的通过率均只有10%左右。但后来则逐步走向正常化,涌现出一批拥有法律意见书的私募,备案了首只产品,“保壳”初见成效。
那8月1日到了,目前来看,接近万家“空壳”私募已被注销。但私募行业将会呈现出怎么样的新生态,我们拭目以待。可以确定的是,一个全新的私募时代来了。而让我们担心的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周期的,两年之后又会如何呢?
根据昨天重磅的协会公告,基金君通过多年经验,梳理了私募小伙伴最关心的一些问题,并给予解答,希望对大家有用。(中国基金报 吴君)
问题一:这次“空壳”私募大清理行动,究竟清理了多少家?
协会答:8月1日第二阶段有超过7800家私募,既没有提交法律意见书,也没有及时备案首只私募产品,已被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加上5月1日第一阶段被注销的机构以及期间主动申请注销登记的机构,2月5日《公告》实施以来,累计超过1万家私募机构已被注销登记。(不解释)
问题二:那被清理的“空壳”私募怎么办?
协会答:依据《公告》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工作,不是对相关机构的自律处分。被注销的私募若有真实业务需要,可以重新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意思就是,还想做私募,可以重新申请)
律师答:私募从基金业协会官网注销后,公司依旧存在,但是不能从事私募基金业务。
问题三:这次被注销了,但以后还想申请、看材料怎么弄?
协会答:为便利被注销私募查阅其登记的历史信息,自注销之日起的6个月内,被注销机构仍可通过注销之前的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用户端,查询及下载本机构的相关申请材料。(意思就是,资料我们还保存着,依然可以查询、使用)
问题四:我想做私募业务,但是相关材料递上去还没通过,会不会被注销?
协会答:针对2月5日前已登记、且在8月1日前已补提法律意见书申请或提交首只私募基金产品备案申请、正在办理过程中的私募管理人,协会将适当顺延办理时间,并将公示办理状态。(意思就是,暂时不会被注销)
问题五:非常感谢,那办理顺延时间能多长?
协会答:郑重提醒相关机构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尽快完成登记备案工作,针对无法满足《公告》相关要求的机构,协会将于2016年底前予以注销。(意思就是,年底前要是还没有通过,那估计就拜拜了。)
问题六:如想在申请私募,那协会现在申请私募登记还在做吗?
协会答:2月5日《公告》实施以来,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工作一直按规定正常开展,相关工作从未停止或暂停。《公告》发布后新登记机构超过800家,机构登记的质量显著提高。(意思就是,肯定可以再申请,只要符合新规的各种要求)
问题七:那新申请的私募机构,啥时候没备案产品也会有危险?
协会答:按照《公告》要求,新登记的私募管理人在办结登记手续之日起6个月内仍未备案首只私募产品的,其管理人登记将被注销。特别提醒相关机构登记后做好及时展业的筹划安排。(意思就是,2月5日以后的新私募,6个月要搞定首只产品)
问题八:清理之后,现在还有多少私募没有备案产品?
协会答:目前登记并公示为私募管理人超过1.6万家,其中已备案私募产品的超过1.2万家,备案私募产品超过4万只,认缴规模约7.8万亿,实缴规模约6.5万亿。(意思就是,还有4000家左右私募没备案产品,加油啊)
问题九:为什么要大规模清理空壳私募?意义何在?
协会答:近年来我国私募基金行业发展迅速,但在私募机构登记备案前期也出现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等问题。一是部分机构盲目登记,实际并无开展私募基金业务的真实意愿;二是部分机构没有基本展业能力,不具备基本的从业人员、营业场所、资本金等企业运营的基础设施或条件,长期募集不到资金或未受聘成为投资管理人;三是部分机构借私募基金之名,从事P2P、民间借贷、担保等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或利益冲突的业务。更有甚者,一些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假藉私募基金的名义招摇撞骗,欺诈公众。前期大量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长期未真实展业、“空壳”现象扰乱了行业秩序,影响了私募行业统计监测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两个阶段的注销工作将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有利于提高私募基金行业机构的规范运作水平,有利于保障合法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声誉,对行业发展起到“扶优限劣”的作用。
问题十:这次大清理之后,协会下一步会如何行动?
协会答:下一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将秉承“自律、服务、创新”宗旨,继续凝聚行业共识,以投资者保护和建设行业诚信为目标,抓紧建设行业信用积累和失信约束机制,全面覆盖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私募基金产品和基金从业人员三个方面,为有信誉的基金管理人赢得社会公信和行业信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协会将尽快完善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和分类公示制度,通过不断完善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管理的规则体系,营造规范、诚信、创新的私募行业发展环境,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